所地合作精准服务 解决柑桔产业提质增效难题

2019年05月29 来源:中国科技网

      面积和产量均列世界第一的我国柑桔种植该如何提质增效?5月24日,由西南大学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下称柑桔研究所)、云南新平县人民政府、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的2019年中国柑桔产业提质增效暨产学研合作研讨会在重庆北碚举行,来自全国柑桔主产区20余个县(市)行业主管部门和30多家企业代表160余人参会。


     “我国柑桔产业发展迅猛,2018年,我国柑桔栽培面积已达4100多万亩,面积与产量均位列世界第一。”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经作处副处长杜建斌介绍,但是,目前我国柑桔产业存在越区种植现象、面临化肥农药投入过量、果实品质退化等挑战,须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我国柑桔总量大,市场饱和度高,人均占有量达27.7公斤,超过世界人均占有量7.6公斤,不过加工和出口比例低。”中国柑桔学会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邓子牛说,我国柑桔品种众多,不过各地在品种的选择上往往存在着品种万能的投机心理,一个品种卖不出好价钱了,就要换,而不是思考如何种好一个柑桔品种。

柑桔研究所副所长谭志友介绍,柑桔研究所是我国全学科的柑桔专业科技创新服务专业机构,一直致力于我国柑桔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柑桔产业面临的问题,坚持立足产区搞科研,针对问题创新技术,建立了以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培育现代产业园区,带动产业提档升级的科技服务模式。

       

       谭志友说,云南省新平县是传统的冰糖橙种植地,不过也同时面临着技术瓶颈,对此当地政府与柑桔研究所在新平县联合建立滇南热区现代柑桔试验站,在新品种区试评价、冰糖橙芽变选优、精准施肥、绿色植保、果实贮运与物流保鲜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为新平县柑桔产业提供了全面技术支撑,培养了一批本地技术服务团队,柑桔产业提质增效明显。目前,该县柑桔产业已成为了新平县第一大农业支柱产业,截止2019年3月,全县种植柑桔面积12万亩,柑桔产量近10万吨,产值5亿元,全县有5000户果农因此受益,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和富民增收。


     “通过所地一对一的合作,针对当地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培养技术人员,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谭志友说,上述“新平模式”已经成为柑桔研究所开展所地合作的样板之一,并在近年的所地合作行动中推广应用,目前已建成浙江临海,湖南新宁,湖北荆门、枝江,四川眉山、资中、富顺,重庆忠县等一批特色柑桔科技试验站(点)和协同创新中心,在促当地进柑桔产业提质增效和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有力助推器。


       在未来的所地合作中,柑桔研究所将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在保持现有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专家大院”“协同创新中心”“乡村振兴工作站”“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生产资料+技术托管”“专利转让+联合开发”“委托加工+技术监制”等新型所地合作模式,构建我国现代柑桔技术服务平台。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柑桔研究所进一步强化产学研合作和产业支撑能力,先后派出专家930多人次,到全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0多个县(市、区)开展技术服务和现场指导。在选育新品种方面,选育并审定金秋砂糖桔、沃柑等优新品种13个,推广新品种400余万亩,大大加快了我国柑桔品种结构调整。金秋砂糖桔、大雅柑、091无核沃柑等品种的推广大大提高了柑桔的品质。在推广新技术方面,创建机械化果园建设、柑桔平衡施肥、智慧柑桔、病虫害绿色防控、绿色保鲜等新技术并大面积推广,引领全国柑桔种植优化升级。在开发新产品方面,抗药性捕食螨、“三诱”新型实蝇诱杀球、新型柑桔生物制剂等保护柑桔果品质量安全,开发出的非浓缩橙汁、复配果汁、果胶、精油、柠檬冻干片等新产品促进了一二三产融合和柑桔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文章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文章所包含的分析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宣传,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生产、经营、销售、交易、投资建议。本公司对文章所引用的他人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任何人根据本文信息或意见做出的任何实际生产、投资等决策或其他任何行为所产生的风险、损失和责任均应自行承担,与本公司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