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耀飞:“柑橘老兵”的转型经

2019年04月09 来源:农民日报

这两年,在主产柑橘的浙江省衢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看似轰轰烈烈,境况却是“冰火两重天”:有的橘农固守旧土,认为红旗不能倒,转型举步维艰;有的依旧深陷“早年更换品种,最终一败涂地”的恐慌之中,一蹶不振,心灰意冷;思维活络的,则在政府的鼓励之下,盖起了设施大棚,改种新品种,销售畅通,令人刮目相看。


衢江区余氏家庭农场老板余耀飞,是有着40多年种植史的老兵,作为“新派主义者”,他始终冲在转型第一线,前后试种过几十个新品种,投入数百万元之多,尽管大多以失败而告终,然而正因为敢闯敢拼,所以也尝到了几次甜头。一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你得跟着市场走”,常挂嘴边。


衢州种植柑橘历史悠久,早在以粮为纲的计划经济时代,当地农民就“偷偷”弃粮种橘。那时,物质紧缺,加之上市正逢春节,椪柑属于稀罕物,从不愁销。农民种橘收入,是种粮的二三十倍。土生土长的余耀飞,对柑橘有着真挚的感情,一家人当宝贝似得守着橘园。


改革开放后,衢州椪柑经历了辉煌十年,不少村庄,漫山遍野都种上了橘树。然而,由于分散经营,产业发展遇到了技术制约。1987年,时任乡镇团委书记的余耀飞临危受命,创建衢县园艺场,专门搞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从此踏上了种橘道路。


2001年,园艺场改制,余耀飞跟柑橘打了一辈子交道,忽然又回到政府机关,却开始“躁动不安”,他想创业种橘子,重振衢州柑橘雄风。

彼时,周边的黄岩蜜橘、临海蜜橘,邻省的赣南脐橙、江西芦柑,甚至千里之外的广西、湖北、贵州等地的柑橘,纷纷开始崛起,论品质、口感都相当出众,原本依靠打时间差的衢州柑橘,没了优势,开始江河日下,价格低贱不说,还常出现难卖。


半百年纪,丢掉铁饭碗,去接这么个“夕阳产业”,当余耀飞吐露想法后,一家人极力反对,妻子甚至拿离婚作威胁。在两年徘徊后,余耀飞终于如愿走出体制,接下了地处龙游县石佛乡的石佛农场。


石佛农场面积不大,200多亩,过去种植中晚熟的温州蜜橘,由于年久失管,杂草丛生,几无效益。余耀飞接管后,决定马上更换新品种,改种前些年就一直强烈关注的“天草”。


树是活了,可毕竟是首次栽培,第一年结出的柑橘果型偏小,卖不起价格。余耀飞马上钻研技术,提高肥力,到了第三年,在掌握了其生长习性后,所产果子外形和口感都有极大提升,却依然不被当地市场所认可。


情急之下,余耀飞只身前往上海,联系老乡,准备从终端零售市场入手,卖多少、算多少,从认知度和好感度做起。由于品质优、风味好,当年就卖出30多万元的柑橘。尝到甜头儿后的余耀飞,接着又承包了两片橘园。2007年浙江农博会上,他凭借1200亩柑橘园摘得了全省个人柑橘栽培面积最大的浙江农业“吉尼斯纪录”。


不过,种橘路上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全国柑橘大丰收,衢州的产量也达到顶峰,再加上四川橘子闹虫害,春节后,收购价一路跳水。光“南香”品种,就让余耀飞损失了50多万元。


“我总结出几条教训:一是面积不必过大,关键要精细化;二是得常关注新品种,做到差异化竞争;第三要有工匠精神,掌握好每个品种的生长习性,品质是王道;最后,品牌化是核心,有了品牌,市场再怎么波动,你都能站稳脚跟。”余耀飞说。


现在,余耀飞全身心办好家庭农场,规模缩小一半多,但400多亩的实种面积中,依旧专门开辟出一块区域用于新品种试验,还投资600多万元建了15个连栋大棚,种植红美人、春香和甜橘柚等。对于什么品种目前市场最畅销,什么品种最适应本地市场,具体咋栽培,都有啥生长习性,什么样的价格才不会亏……余耀飞门儿清,心里始终有本账。


余耀飞告诉记者,2018年销售挺不错,50多亩的“红美人”还未及完全投产,收入大概就有130多万元。现在,8万多斤“天草”贮藏在冷库中,准备4月份上市,估计也能卖个好价钱。经过计算,余耀飞准备减少大棚内的椪柑面积,转为“红美人”,以追求利益最大化。


如今,前来向余耀飞取经的橘农络绎不绝,大家都将视角移至市场畅销、品质上乘的新品种。从全市柑橘面积来看,新品种虽仅占5%,但一个个“致富新星”开始涌现,已有越来越多的“橘二代”开始返乡,投入到改造传统产业的队伍之中

文章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文章所包含的分析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宣传,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生产、经营、销售、交易、投资建议。本公司对文章所引用的他人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任何人根据本文信息或意见做出的任何实际生产、投资等决策或其他任何行为所产生的风险、损失和责任均应自行承担,与本公司无关。